2012年9月25日 星期二

世紀植物~黃邊龍舌蘭



散步在公園的路上,看見一株高大的植物,非常奇特,有長長的莖幹,花惢正含苞待放中,回家查詢資料後,原來它的名稱---黃邊龍舌蘭。

龍舌蘭巨大的花莖,高大直聳入雲,頗為壯觀。



黃邊龍舌蘭有長長花序,是目前地表植物最長的花序,記錄中目前量測最高為8公尺,真是神奇啊!

花莖高直從葉叢內生出,會在花莖旁長出數株直徑約6至8公分的漏斗狀淡白或淡黃色花朵。



它的葉子又寬又長,葉片長約1至1.5公尺,寬15至25公分,呈針形由短莖長出向上成放射狀。

龍舌蘭最引人注意的部分,則是成長約十年成熟後開花,單株一生中只會開一次花,花謝後母株會逐漸枯死。



龍舌蘭原產於墨西哥,是種耐乾旱、即使土壤貧瘠也能生存的多肉植物,生命力極強,照顧得宜,活上10餘年沒問題,且全年都可欣賞。



夏至秋季開花,粗大的花莖上著生大型的圓錐花序,花朵黃 綠色,徑約六至八公分,花被漏斗狀,雄蕊六枚,子房三 室,柱頭三裂,蒴果長橢圓形,種子多數。


龍舌蘭科肉質草本植物,原產於北美洲南部。 其一生只有一次生命週期,即生長至開花一次以後即會枯死,但因生長期長達數十上百年,因此得有「世紀植物」之英文名稱。




開花的明日葉


種植在頂樓的明日葉開花了,這株明日葉是從小苗開始種,成長到目前的規模已經超過兩年,明日葉開花就表示它的生命要結束了。

開花~就會結果,以繁衍下一代,上天造物真是神奇啊!



開了花的明日葉就不再成長,等到種子成熟之後就會凋謝,所以在它成長的過程當中可以隨時摘取它的葉子當作烹調食材。



明日葉開花了,正等待收集它成熟的種子後,再播下它的種子,開始它的另一個生命,生生不息。



花莖由中間抽出,朝著四面八方伸出花莖,還有更多的小花莖在頂端展開,小花莖上也抽出許多小花苞,真是熱鬧啊!



含苞待放中的花朶。



撒狀花序,有五根雌蕊呈星形往外伸出.由最頂端的花苞開始綻放花朵。








11/20拍攝的明日葉

2012年9月24日 星期一

新娘花~蔦蘿


蔦蘿,它有一個非常可愛的名字,那就是「新娘花」。在西方,常為新人捧花中的主角,因此有新娘花之稱。



具有左旋纏繞他物生長的特性,依附在籬笆上的模樣,就像是一條翻滾中的龍,故稱「遊龍草」。



其葉如松針,因此亦有「蔦蘿松」之說法。



花冠筒呈長形漏斗狀,側面看來像高腳杯,花冠邊平展具五淺裂,由上往下看,就像五角形的小星星。



花常開於清晨,於午後陽光直射時閉合。






蔦蘿小檔案

科別:旋花科

原產地:墨西哥、熱帶美洲

別名:遊龍草、縷紅草、新娘花

莖:莖為纏繞莖

葉:葉互生,羽狀分裂,裂片成絲狀

花期:夏季

生長情形:適於生長在夏天炎熱的氣候.待溫度漸低進入冬季時,植株的生長勢會減弱,逐漸枯萎,此時可收集種子,待次年再播種。



藥用植物~雞屎藤


  常遇見雞屎藤,正值開花期,花苞是白色且又細小,並不顯眼,一旦綻開,露出毛茸茸的酒紅內裡,小小鐘形花,外白內深紫或紫紅是非常美麗且迷人。



茜草科  雞屎藤屬  多年生蔓草本

別名:牛皮凍、雞矢藤、紅骨蛇、臭腥藤、雞香藤、雞糞藤



盛花期朵朵綻放的小花鈴,也許很多人想不出它竟是平日毫不起眼的雞屎藤。



雞屎藤是蔓性纏繞草本植物,喜歡攀附在其他植物或物體上,就算周遭沒有東西可供它攀附,它一樣可以在野地裡大片的蔓延開來。

雞屎藤是多年生的藤本植物,會到處攀爬,耐乾又耐熱,適應能力很強,隨處都看得到它的蹤影。



它的全身任何一個部位,只要搓揉一下就有一股難入鼻的雞屎臭味,所以叫做雞屎藤。它也是民間常用的草藥,對拉肚子、小感冒、咳嗽頗有藥效。所以剛開始的小感冒、咳嗽、或拉肚子啦,都可以拿它來使用,煮過的雞屎藤是不會有味道的。



莖纖細,平滑,多分枝,纏繞性。



它的葉片變異頗大,有時卵形,有時長橢圓形、披針形或劍形。 葉形狀和大小變異很大,單葉對生近於膜質,具葉柄,卵形、橢圓形、短圓形至披針形,先端短尖或漸尖,基部渾圓,上下表面均無毛。托葉呈三角形,具脫落性。



開花期在夏、秋季,圓錐花序腋出或頂生,擴展,分枝蝎尾狀的聚繖花序,花白紫色。



漿果球形,油亮。



陽性植物,生性強健,喜溫暖多濕的環境,耐旱。



有毒植物~黃花夾竹桃


在散步的路上,常看見有 一株植物,花兒開得極茂盛,鮮黃的花朵,搭配在翠綠的線形葉叢中,很是耀眼,讓人不注意都難 。



原來是---黃花夾竹桃,它的花呈漏斗形,一朵朵掛在長線形的葉片間,像是黃色的喇叭花,真是可愛!



雖然它很可愛,但它的全株包括根、莖、葉、花皆含毒素,尤其種子比夾竹桃更毒喔!

中毒症狀為舌頭有灼痛及麻木之感,接著喉嚨乾噪、刺痛,中毒的情形是噁心、嘔吐、腹瀉、昏睡、瞳孔放大、血壓升高,心跳變慢且不規則,隨即心臟阻塞。

所以只能遠觀切勿近觸的植物喔!



黃花夾竹桃為常綠小喬木,枝葉翠綠,枝略柔軟下垂,花鮮黃色,幾乎全年皆開花,因具觀賞價值。



整年都保持翠綠,而且不太需要維護及照顧即可生長良好。



花冠漏斗狀,初為鮮黃色,後逐漸轉為淡黃紅色。

株高3~8公尺,立狀,莖頂分枝多且葉茂密,全株具白色乳汁。

葉線形,兩端均銳,互生,有光澤,小脈不顯著。





茜草樹


茜草樹--臺灣生長於北部及中部低海拔山地約 100~700 公尺處的開闊森林內。



茜草樹,茜草科,常綠喬木,別名龍蝦

原產地台灣.日本.玻里尼西亞

分布於全台低海拔常綠闊葉林中



果實為漿果,球形,徑 0.6~0.7 公分,成熟時呈黑色,內有種子數枚。



葉為單葉對生,長橢圓形或闊披針形,先端銳尖,基部銳尖或近似銳尖,薄革質,全緣。

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,背面淡綠色;表面光滑無毛茸,背面脈腋初多少有毛,中肋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顯著隆起。



近乎革質的橢圓披針形葉子,聚生在枝梢,但部分果實依然高立枝頭,果頂有圈圈刻痕,非常特別。

~~~有空你也可以到附近的山區,多多觀察大自然的一切,一定有不同的收穫。~~~



~~照片攝於福人步道~~

2012年9月21日 星期五

盤龍之樹~龍柏


枝葉茂密青翠的龍柏,為何名稱有個「龍」字?

原來成長後的龍柏,會形成螺旋式的向上伸展,就像是廟裡的龍柱一樣,如蟠龍抱柱。

二是因為龍柏的葉子很像以前龍的角,所以稱之。




枝葉茂密青翠,葉在幼樹期為針刺形,成株則呈鱗片狀,十字對生。雌花頂生於小枝,為粉綠色。

龍柏會散發出特殊的芬芳氣味,看到時不妨接近聞聞看。



龍柏花是單性,雌雄異株,雌花頂生於小枝,呈淡白綠色,每年四月為開花期。

它的果實是球形果,由雌株結出,果實內有種子二至三粒,毬果外披著一層綠白色的蠟粉。



由龍柏樹形優美,而性喜溫暖耐高溫,生育適溫約15-26℃,排水需通暢,日照需充足,就可以維持其生長勢。





龍柏小檔案:


科名: 柏科

原產地:中國大陸、日本

莖:常綠性小喬木

葉:葉形有二種,大多數是鱗片葉相對密生、濃綠色

花:花是單性,雌雄異株雌花頂生於小枝,淡白綠色。

果實:雌株結出的果實是球形果,內有種子二~三粒,毬果外披著一層綠白色的蠟粉。

特性:龍柏會散發特殊芳香氣味,喜歡日照充足,排水良好的地方。


楓樹&楓香


提到秋天,一般人會聯想到紅紅的楓葉,楓葉是楓香或是楓樹的葉子?

許多人對楓香和楓樹這二類不同的植物,在形態特徵上產生混淆。


▲青楓初長的葉子

楓香與楓樹外形相似即易混淆,單從葉片的形態不易分辨。

由於葉形相似,均為掌狀裂葉,加上秋冬季落葉前葉片均易變紅,所以自古就已生混淆。

事實上,楓樹葉片對生(即一個節上長有兩片葉子),果實為翅果,好像長了兩片翅膀。


▲楓香的葉子

▲楓香的球狀聚合果

楓香則為葉片互生(即一節上只長一片葉片),果實為許多蒴果聚合而成的球狀聚合果,表面密生星芒狀的刺。


▲青楓對生的葉子

楓香則是常見的低海拔喬木,屬金縷梅科(現為虎耳草目楓香科)的植物,因為葉型有點像楓樹,樹脂又具有香味,所以稱為楓香。


▲楓香

楓香的葉子互生,秋天時,葉子會變黃,在海拔越高越冷的地方,葉子會越紅。


▲楓香互生的葉子

有很多人以葉形外觀「三楓五槭」來分辨楓與槭的差別,是不正確的。



▲青楓

槭樹又稱青楓,是因幼樹幹皮呈綠色而得名,台灣特有種植物,是舉世聞名的觀葉植物,尤其在秋冬季落葉前,遭受寒流侵襲,葉片形成離層,葉綠素逐漸轉變為葉黃素及葉紅素,全樹葉片蹈紅似火,頗富詩意,令人陶醉。

槭樹的葉紅素比較濃,且葉落較慢,因此能顯出整株通紅的景象,時間可達兩、三星期之久,非常壯觀。

但在台灣平地高溫,秋季葉色不易變紅,反而掌葉槭類春季萌發之新葉,色彩繽紛也是非常的賞心悅目。

葉子以「對生」方式生長,也就是兩片葉子在樹枝上同樣高度的地方相對生長,葉形是呈五裂的掌狀,就像手掌張開一樣。

樹幹光滑,小枝幹綠色。果實為有之裂果(翅果),好像長了兩片翅膀;兩邊各藏一粒種子,可借風力傳播到遠處。


▲青楓

槭樹是在葉子剛長出來的時候是紅色的,隨著天氣變熱慢慢轉綠,所以觀賞的季節跟楓樹的秋冬有很大的差異。


楓葉為什麼會變紅?

楓樹的葉子平常看起來是綠色的,這是因為葉子中含有用來行光合作用的葉綠素。

而在天氣變冷的秋天,葉綠素因為溫度降低逐漸分解,葉子裡的澱粉也逐漸轉化為花青素,因此葉子就慢慢的由綠色變成黃色或是紅色了。



2012年9月20日 星期四

山蘇&伏石蕨組合盆栽



今天以蕨類植物山蘇為主角,配角則為伏石蕨,它們的特性都是喜陰濕潤,接著準備數個無洞陶盆,做為這次極簡風的盆器。

準備的有水苔及蛇木屑、棉線或小石子、木頭。

首先,先將水苔泡至於水中使之吸水,再以水苔包覆木頭後植入山蘇,表面將準備好的伏石蕨覆蓋上去,利用棉線將其固定捆繞完成。

最後無洞盆器放些小石子及水,將捆繞完成的植栽放置其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