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2月27日 星期三

鰲鼓濕地~蘆葦


蘆葦是保護濕地環境和野生動物的重要物種,許多種鳥類棲息在蘆葦叢中。



 屬多年生草本植物,地下有匍匐的根莖,可以在適合的地區迅速地鋪展繁殖,一年可以平鋪延伸5公尺以上。



地上莖高達2-6公尺,叢生,葉長達20-50公分,排列成兩行,圓錐花序,花穗長10-40公分,每個小穗有4-7朵小花,屬風媒花。



蘆葦的節間明顯,花穗為黃褐色,而五節芒的節間不明顯,花穗初綻時為淡紫紅色。

~~照片攝於鰲鼓濕地~~



鰲鼓濕地~蒼鷺


頭白色,兩側有黑色飾羽。頸甚長,灰白色,前頸有數條黑色縱線。背有飾羽,淡灰色。嘴、腳黃褐色。覆羽鼠灰色於飛行時與黑色飛羽對比甚為醒目。



性格孤僻,在淺水中捕食。是一種穩定性極佳的鳥類。牠們不論覓食、休息始終都保持不慌不忙。



它有著黃色的嘴和黃色的腳、身上的羽毛是蒼灰色的、眼睛上方還有兩條黑色長眉。



嚴冬時節在沼澤邊常可以看到獨立寒風中的蒼鷺



在覓食的時候,則是動也不動的站在水中央, 守株待兔的等待著小魚送上門來。牠們常常在同樣的地點上,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,因此又有 海站仔、老站的別稱。


~~照片攝於鰲鼓濕地~~


鰲鼓濕地~大白鷺


高挑的體型、鮮黃的嘴喙和休息時那細長呈S型的頸部,都讓你能一眼就辨識出來是牠們。



全身白色,頸、腳甚長,腳、趾黑色。繁殖羽:嘴黑色,背及前頸下部有長飾羽。非繁殖羽:嘴黃色,背及前頸無飾羽。




性群棲,常混於中、 小白鷺群中,常伸長脖子慢步於水中。停棲時,常緊縮頸部。





覓食時,以腳擾動水後捕食驚嚇四竄之魚。 常會伸長筆直頸部向前斜望,當魚兒游到牠取食的範圍時,快速準確的動作均是百發百中地把魚兒刺住而進入牠的喉囊。





飛行時,緊縮頸部,振翅緩慢、優雅。


~~照片攝於鰲鼓濕地~~


鰲鼓濕地~小白鷺


數量分布最多的鷺科留鳥,成群結隊地在草澤、稻田、潮間帶活動,以魚、蝦為主食,活動率高,常見拍翅飛躍的捕食畫面,較特殊的捕食動作是以腳在水中擾動,伺機咬取受驚嚇的魚蝦。





全身雪白的白鷺鷥,嘴及腳黑色,腳趾呈黃色,春夏的繁殖季,雌、雄鳥的頭部皆會長出兩根飾羽,頸部則被披上紗狀的簑羽,相當漂亮。





用尖細的嘴捕食魚、蝦或小蟲,是農夫眼中的益鳥。




小白鷺築巢多選擇在隱密的相思林及木麻黃林中,並於其中育雛繁衍下一代。







小白鷺在覓食時的行為,也是非常的曼妙:牠們時而直向前衝、時而揮動翅膀,還會做出迴轉、伸頸、扭身等高難度動作。
小白鷺在覓食時的行為,也是非常的曼妙:牠們時而直向前衝、時而揮動翅膀,還會做出迴轉、伸頸、扭身等高難度動作 - See more at: http://e-info.org.tw/node/12771#sthash.isOTYi1Q.dpuf



~~照片攝於鰲鼓濕地~~



2013年2月26日 星期二

鰲鼓濕地~高蹺鴴


高蹺鴴,嘴黑色細長,筆直或微微的上翹。虹膜紅色。腳長,深粉紅色,令人一望便知,難以誤認。



繁殖羽全身黑白對比鮮明,通常頭頂、後頸為黑色



通常小族群活動,數量不大,常見於淺水中涉水覓食,偶爾亦出現泥沙灘地上啄食。





美麗優雅的高蹺鴴,只能這樣遠遠地瞧~~


~~照片攝於鰲鼓濕地~~

鰲鼓濕地~紅冠水雞


 紅冠水雞嘴基部及前額呈紅色,雙腳為黃綠色,嘴尖黃色;在牠們的臀部兩側,有大型的白色斑塊,牠們就是台灣濕地常見的水雞。



紅冠水雞警覺性甚高,性羞澀,不善飛行,行事十分隱密,飛行時雙腳下垂,常穿梭於草叢中,築巢於地上。通常在光線微明如晨昏之際活動。



嘴為紅色,額部有紅色斑塊,尾部下方有白色斑塊,協下亦有白斑。全身為黑褐色,腳步為黃綠色,不但足長,腳趾前三後甚長。

~~照片攝於鰲鼓濕地~~


鰲鼓濕地~小水鴨


小水鴨的身長,大概有38公分,是體型最小的雁鴨科鳥類。每年秋冬之際,牠們會從西伯利亞的繁殖地,千里迢迢地來到台灣過冬。



嘴、腳為黑色,雄鳥頭部至頸部為褐色,眼周圍為綠色,尾部為黑色,兩側有三角形黃斑。雌鳥全身為淡褐色。性喜群棲,善泳,亦善飛行。



公小水鴨換上繁殖羽後,臉上像戴了綠色眼罩。



小水鴨聚精會神在覓食

~~照片攝於鰲鼓濕地~~


鰲鼓濕地~春暖鴨先知


哇,海面來了許多的水鴨,這麼多的鴨子做什麼?



當然是來湊熱鬧的,因為春天已到了,

真是春暖鴨先知呢!



「春江水暖鴨先知」出自蘇軾〈惠崇「春江晚景」〉

「竹外桃花三兩枝,春江水暖鴨先知;

蔞蒿滿地蘆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時。」

如今「春江水暖鴨先知」

不僅是寫景名句而已,更添人生韻味。
















尖尾鴨的數量也不少,常成小群聚集,

翹起尖尖的尾巴,活像在表演水中芭蕾。

~~照片攝於鰲鼓濕地~~

鰲鼓濕地~黑面琵鷺


年復一年,黑面琵鷺南北往返,飛翔於大自然四季交替的召喚當中。面臨絕種危機的黑面琵鷺,每年總有超過一半會在秋天飛回台灣,冬天溫暖的家。



每年9月底開始,黑面琵鷺就會分批從遙遠的北方,陸續來到台灣,準備度過漫長的冬天。



又稱飯匙鳥、琵琶嘴鷺。黑面琵鷺是目前全世界6種琵鷺中,數量最稀少的種類。



因其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,與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故得名。





第一次這麼近看到黑面琵鷺,好感動!





黑面琵鷺正忙覓食中。


~~照片攝於鰲鼓濕地~~


鰲鼓濕地森林園區


鰲鼓濕地位於嘉義縣東石鄉鰲鼓村西方,北臨北港溪,南面六腳鄉大排水溝,西至台灣海峽,東以台 17 公路為界。面積廣達 1500 公頃左右。這是一塊隸屬於台糖公司的海埔新生地,是國內目前面積最大的溼地生態。







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入口意象



園區位置  地型圖



看了指標我們決定往生態步道前進



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的人工濕地木棧道

園區規劃了 19.1公里的自行車道, 6.9公里的木棧道及步的道鰲鼓濕地森林園區,還有更能凸顯營造濕地功能的 5公頃人工濕地,以及完善的賞鳥設施,將原有鰲鼓濕地、台糖農場、及港口宮宗教文化等據點妥善串連,提供民眾兼具休閒與環境教育場所的春節好去處。



濕地木棧道的涼亭設計風情



蘆葦在這入冬時節,毛絨絨地迎著風兒搖曳。



這塊面積遼闊的濕地,包括沙洲地、廢耕地、魚塭以及木麻黃林等等,因地形多變,吸引大批的候鳥、水鳥來這兒生活。



鰲鼓濕地的留鳥與候鳥品種就高達兩百種以上,每年的十月到隔年三月都是賞鳥的旺季,原始自然的風光,讓遊客們流連忘返。



前方車輛展現專業的設備,我雖然沒有大砲攝影設備,但使用一般的單眼相機,已很滿足了。

遠方的鳥兒,看著牠們群起飛舞,或獨立枝頭,或岸邊群聚,還是很有鳥趣。



整個濕地延綿很長,有許多的鳥類,可以很輕易地欣賞到牠們。若要看得更清楚的話,望遠鏡帶著準沒錯!



隨處都是賞鳥點,到處可欣賞漂亮的水鳥。



舞動的飛羽,遨遊在無垠的天空!



這裡是飛羽的天堂最適合不過了!



這兒屬南堤濕地,即廣稱千島湖區,景觀相當宜人。







堤防內的景觀相當之遼闊!





藍天、白雲、枯木   構成美麗的景色。



連白頭翁也來熱鬧。



海天一色



藍藍的天  映入水中



紅樹林生態~海茄冬,向地下橫行的密實根系,讓它站得更穩,兼具防潮護岸、防風定砂的功能。




哇,海面來了許多的水鴨,這麼多的鴨子做什麼?

當然是來湊熱鬧的,因為春天已到了,

真是春暖鴨先知呢!





黑面琵鷺正攸閑的覓食中,這是首次與牠近距離接觸。



鸕鷀  屬大型候鳥,「即中國南方的水上人家,馴養來捕魚的” 鸕鷀”」。



公小水鴨換上繁殖羽後,臉上像戴了綠色眼罩。







樹林就可以瞧見水鳥蹤跡,包括白鷺鷥、大卷尾、綠繡眼、夜鷺等常常在樹梢枝頭上流連忘返,安靜的聆聽,更會發現這裡簡直是水鳥們辦Party的場所,一聲接著一聲,好不熱鬧。

~~照片攝於鰲鼓濕地~~